[ASH2012]中国动脉僵硬度的临床研究

国际循环 2012/7/6 9:49:31

  中国动脉僵硬度研究系列一
  ——2006年五台山的研究
  2006年五台山的研究入选71名山西五台山僧侣(均为男性),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压(PP)和素食时间;血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僵硬度的测定包括 SBP、DBP、MBP、PP、颈-桡脉搏波速度(C-R PWV)和颈-股脉搏波速度(C-F PWV)。研究结果显示:素食时间/年龄>0.2组人群与素食时间/年龄≤0.2组人群相比,动脉僵硬度水平明显降低(表1)。结论表明:动脉僵硬度在接受足够的素食干预之后,即超过1/5的生命时间,可获得显著改善,只要及时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并坚持足够的时间,将有益于改善血管功能。
  中国动脉僵硬度研究系列二
  ——2007年苗寨人群调查
  2007年苗寨人群调查选择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苗寨中的244名苗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健康状况和血管功能状态的调查,其中男性86名,女性158名,平均年龄55.08±14.73岁(范围20~83岁),所有受检者均进行早期血管功能指标的检测,包括心踝血管指数(CAVI)和脉搏波速度(PWV),并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功能指标中除FMD外,C-F PWV、C-R PWV、右侧踝臂指数(R-ABI)、左侧踝臂指数(L-ABI)、右侧和左侧CAVI及右侧和左侧IMT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其独立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另外,苗寨中苗族人群就诊率低,需要完善医疗条件,系统的血管病变评估有利于发现患者及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地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


  中国动脉僵硬度研究系列三
  ——2010年他汀药物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0年他汀药物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入选人群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4周、12周和24周时血脂水平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状况。结果发现,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24周相比,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LDL-C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下降,HDL-C水平在治疗12周后明显增加,并持续至24周;C-F PWV治疗后显著下降,C-R PWV治疗12周后明显降低并持续到24周,CAVI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表2)。结论表明,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脉僵硬度有益,对动脉结构的改变需更长期的治疗。
  中国动脉僵硬度研究系列四
  ——2010年福建畲族人群的研究
  2010年福建畲族人群的研究选择的433名畲族人均来自福建省福安市城乡自然人群,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研究自然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及IMT的变化,判断危险因素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构功能影响的异同性。研究结果显示,左右侧颈动脉管径和IMT随年龄增加而增厚,趋势检验有显著差异。在年龄>35岁的人群中,左侧颈总动脉IMT较右侧增厚,左右侧颈总动脉IM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动脉僵硬度研究系列五
  ——2010年中国南北方人群血管僵硬度研究
  2010年中国南北方人群血管僵硬度研究入选北方人群243人,南方人群245人,检测其CAVI和C-F PWV的水平,并研究两种动脉僵硬度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北方地区人群的C-F PWV、CAVI水平高于中国南方。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F PWV与年龄、心率、SBP、DBP、空腹血糖、HDL-C以及肌酐有关;CAVI与年龄、SBP、DBP、空腹血糖及肌酐有关;C-F PWV与CAVI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表明,CAVI和C-F PWV是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有效指标,两者存在明确的正相关;中国北方地区人群的CAVI和C-F PWV高于南方地区人群,因此对我国南北方人群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C-F PWV和CAVI正常参考值。
  此外,针对青少年、中国及日本女性以及干部群体的研究数据正在统计中。


评论内容